用户登录

|

“精准腔内隔绝术和3D打印技术在胸主动脉B型夹层的临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08 浏览次数:772

精准腔内隔绝术和3D打印技术在胸主动脉B型夹层的临床应用 anli.jpg

  2021年4月3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的“精准腔内隔绝术和3D打印技术在胸主动脉B型夹层的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课题组自2002年起开展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一直应用到现在,从2016年开始应用3D打印技术重建胸主动脉夹层解剖结构,更加直接观察复杂性Stanford B型夹层破口及内膜片三维空间结构,有效指导外科及介入医师选择最佳覆膜支架及制订更精准的手术计划。应用3D打印模型可以准确的模拟手术、支架在体外释放精确定位单开窗、双开窗及三开窗的“烟囱”支架精准定位,简化手术操作难度,便于“烟囱”支架在DSA引导下释放。目前已经成为替代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的首选治疗策略。扩大了腔内修复术的应用范围及安全性。

  三、3D打印技术指导精准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是治疗体系建立的核心。

  四、该技术开展较早,病例数多,疗效显著。并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精准腔内隔绝术的治疗体系,精准化、个体化3D打印在TBAD EVAR术中的应用,在多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该技术为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住院天数,节约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3篇,SCI文章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专著2部,培养研究生12人,博士2人,职称晋升4人,3人入选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赵 卫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韩 丹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刘德权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陈志明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李文辉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李鸿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巴迎春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